网站首页 | 邮箱 | 办公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甘肃热点

国内资讯
国内财经 公司动态

宏观政策 产业产经
教育 消费 旅游
科技 综合 宏观
金融 证券 基金
老区文化 老区风采
老区故事 老区人物
老区文明 爱国基地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 > 甘肃财经网 > 产业产经 >

汽车经销商力求翻身做主:破赔钱卖车赚补贴

时间: 2015-01-08 12:01 作者:Ecooz 来源:未知 点击:

  原本希冀从汽车厂商分得一口汤喝的汽车经销商,如今却把自己也赔了进去。大面积亏损的经销商不得不揭竿而起,未来国内汽车的经销将出现新局面。

  日前,宝马[微博]汽车公司终于同意向国内汽车经销商支付51亿元补贴,这是目前外资车企对经销商资金补贴力度最大的一次。这笔补贴可谓来之不易,联合起来的经销商以停止从宝马进车为筹码,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谈判才获得宝马的初步同意。

  宝马此次对经销商的巨额补贴,可谓目前国内汽车经销商整体景气低迷的缩影;同时也是打破汽车厂商与经销商长期不平等局面的分水岭。

  宝马的补贴从2013年的十多亿提高至51亿元,从侧面反映了经销商去年的经营继续恶化。有业内人士表示,宝马的中国经销商去年卖车实际的亏损应该超过100亿元。而宝马经销商并不是个案,奔驰和奥迪等进口厂商均对经销商给予巨额补贴。

  如今的汽车4S店,门前冷落鞍马稀已成为常态。经销商大面积亏损,连国内的汽车代理巨头也不可避免。目前,在A股上市的汽车代理商有国机汽车(20.47,0.15,0.74%)、亚夏汽车(8.36,0.06,0.72%)、庞大集团(6.12,0.07,1.16%)和申华控股(3.86,0.06,1.58%)。除了国机汽车,其余三家公司去年业绩均出现下滑,其中申华控股2014年前三季度已亏损1.6亿元。

  不过,所谓物极必反,深陷亏损漩涡,却迫使经销商揭竿而起,力争话语权。随着经销商改变自身模式,加上国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经销商的弱势地位将会得到改善。

  宝马经销商以停止进车这种破釜沉舟的手段,迫使宝马最终吐出巨额补贴,这对一直缺乏话语权的经销商来看着实是一种胜利。由于品牌授权模式的存在,导致汽车产销一直处于不平等状态。处于弱势地位的经销商,不得不附庸于汽车厂商。为此,经销商需承受来自厂商巨大压力,而大部分利润却进入厂商的腰包。

  其中,最突出的无疑为经销商每年需为厂商的宏大目标“买单”。就像有父母为在下一代实现自己尚未完成的愿望而向孩子施加压力,要求孩子完成不可能任务一样。近几年,汽车厂商的产能不断扩大,同时为占领市场不断提高每年的销售目标。厂商把业绩增长的压力下放至经销商,而为了完成任务获得更多“生活补贴”,经销商只能不断进车压货,导致资金链紧张,“赔钱卖车赚补贴”的现象已成为常态。

  但双方的不平等地位即将改善。利润被蚕食殆尽的经销商,正在改变业务结构。既然卖车不赚钱,那便转向利润空间同样巨大的售后服务。据了解,庞大集团在去年缩减整合了几十家4S店,后续还会进一步缩减弱势品牌渠道,并把经营重心转移到汽车售后市场。另外,4S店销售单一品牌的局面将改变。庞大集团规划建设“汽车超市”,将同时集合多个汽车品牌。同时,庞大集团、申华控股和亚夏汽车均布局了汽车的平行进口业务。

  更重要的是,经销商改变的底气在于有国家法律层面的撑腰。今年,最新修订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即将实行。而日前披露的征求意见稿显示,经销商的权益保护较之前大大提高。其中有规定明确限制厂商对经销商的不平等行为,包括不得设定汽车和配件的最低销售价格,不得强行搭售未订购的汽车、配件等。新办法的出台,将从法律层面改变经销商的弱势地位。

  目前,汽车厂商与经销商,就如封建地主与佃农,双方为共同利益均希望大丰收,但双方终究处于不平等的维度。汽车厂商给予的巨额补贴,只是在压榨剩余价值后,给饥饿难耐的佃农分发的一点点粮食。现在,经销商正在尝试翻身做主,打破旧格局。

(责任编辑:Ecooz)

栏目列表

最新新闻

更多>>

产业产经

更多>>

科技要闻

更多>>

消费信息

更多>>

关于我们 | 人文地理 | 江西百科 | 江西论坛 | 网站地图
地址: 邮箱:news@aijx.org
Copyright©2009 aijx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江西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