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牌缘何频遭反对
从公司筹备、起步到上市,对于任何一家机构而言,守着自己建造的奶酪城,都不愿意别人横插一杠子。
分析人士担忧,险企疯狂举牌、强势入驻董事会的行为很可能会让真正懂得行业管理和运营企业的实业家们在苦心经营多年后黯然离场,真正伤害的是脚踏实地的企业家精神。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表示,很多人通过资本运作获利,但小股民可能会在其中受到伤害,投资者应该通过实体经济的发展获益,而非低买高卖。希望资本不要做破坏中国制造的罪人。
险企频频举牌目的有三,即争夺第一大股东,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做财务投资者,看好公司长期表现;短线炒作。目前,保监会已对短线炒作表态,如针对有的险企在股票投资中的“快进快出”行为,保监会约谈了其主要负责人,明确表态不支持保险资金短期大量频繁炒作股票。
徐敬惠表示,保险资金投资期限长、策略稳健,为稳定资本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保险资金投资于一些估值较低、分红较高的蓝筹股,以及一些具有较好成长性的新兴行业,也是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有益实践。对于业界担心的险资控制目标公司后,导致正常的经营管理秩序被打乱、股价大吹“泡沫”的恶性循环,一位公募基金高管则分析,既然险资斥巨资举牌上市公司,花费时间、财力和人力,肯定不是为了把公司搞垮。而是同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一样希望公司业绩好。
但是违规操作者也有,如有些机构采取激进的投资方式和行为,踩着监管红线频繁短期操作,投资于与保险公司自身能力、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保险资金长期性特征不匹配的领域等,对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
资本市场亟待规范
事实上,证监会、保监会今年以来多次出手规范险资举牌的激进行为。比如沪深交易所多次下发关注函、问询函、监管函,追问宝能、恒大、安邦等举牌的目的及计划。保监会也重拳出击,对“野蛮”险资动刀,勒令前海人寿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
与此同时,对于险资举牌和收购企业的行为,也有消息称保监会拟于近期出台比较严格的政策制度,对一些险资的股票投资行为进行约束。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近期也表示,针对个别机构罔顾市场接受程度、罔顾行业负面影响而采取的激进股权投资行为,监管绝不会缺位。
值得一提的是,低估值、高分红、有业绩保证的股票已经不再只是险资的偏爱。申万宏源研究所副所长董樑所表示,2017年保险公司的资金配置方向或成为投资者的重要参考。现金流好、分红能力强的股票成为首选,即使未来A股风格转换,选择有业绩成长支撑的股票,将慢慢成为市场主流。
那么,面对大量的资本进入二级市场,监管应该如何规范?吴杰建议,对于财务投资举牌行为,建议监管部门可以就举牌上市公司的目的、被举牌上市公司近几年ROE指标要求、持股锁定期限等方面做出规范;对于战略投资举牌行为,应区分战略投资的受益人是保险公司的控股股东还是保险公司本身,如果有利于保险公司协同发展的举牌行为可给予允许,如果是为了控股股东利益而实施的举牌行为则应给予限制。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也表示,进行重大操作时充分告知理由,既可避免被举牌公司股价异常波动,也有利于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北京商报记者陈婷婷/文宋媛媛/漫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