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邮箱 | 办公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甘肃热点

国内资讯
国内财经 公司动态

宏观政策 产业产经
教育 消费 旅游
科技 综合 宏观
金融 证券 基金
老区文化 老区风采
老区故事 老区人物
老区文明 爱国基地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 > 甘肃财经网 > 旅游资讯 >

2014年甘肃旅游十大新闻:丝路申遗 高铁时代

时间: 2015-01-08 12:19 作者:Ecooz 来源:未知 点击:

  1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吹响甘肃旅游产业强省建设的集结号

  2014年12月22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在兰州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我省旅游业发展形势,就推动旅游业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这次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是省委、省政府为适应发展新常态、打造重要增长点、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建设旅游产业强省的动员会、部署会,特别是王三运书记、刘伟平省长、国家旅游局霍克副局长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阐述了旅游业在适应经济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吹响了甘肃省建设旅游产业强省的集结号。

  2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绘就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新蓝图

  2014年12月1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我省将全力推动旅游业深化改革创新,力争到2020年,全省接待游客达到3.6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500亿元,实现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转型升级,把甘肃建成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和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我省将重点实施创新景区管理体制、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推进旅游综合改革、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等6项改革举措。我省将启动6大工程,以实现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主要包括旅游发展环境优化工程、大景区建设工程、旅游发展空间拓展工程、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建设工程、旅游扶贫工程、旅游品牌提升工程。同时,为拉动全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省还将在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加大财政金融支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保障。省财政连续三年每年预算安排1亿元资金,作为省级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资金,三年将融资30亿元加大旅游投入,促进我省旅游业跨越发展。

  3

  全省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旅游经济指标再创新高

  2014年全省旅游行业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省第十二届六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充分利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等战略平台,突出稳中求进和改革创新总要求,努力加快推进我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转型升级,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把潜在优势变成现实优势,更加注重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更加注重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更加注重旅游扶贫开发,更加注重旅游市场开拓,更加注重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使全省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建设全省旅游产业强省迈出坚实的步伐。2014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预计达到1.26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0亿元人民币,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较上年增长25%以上。

  4

  成功举办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

  丝绸之路国际节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4年6月15日至7月15日,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42项活动在全省14个市州陆续举办。开幕式在张掖市成功举办,世界旅游旅行业理事会主席让·克劳德·鲍姆加藤与两个国际旅游组织、25个国家和地区百名以上外宾参加节会,是历届旅游节会外宾参会人数最多、活动最接地气、发挥作用最大的一次国际节会,大大增强了甘肃旅游在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组织了境外百家旅行社、境内百强旅行社“双百”旅行商丝路行,境内外“万家”旅行商陇上联谊和港澳旅行商丝绸之路黄金段联谊踩线、2014年甘肃旅游商品大赛等活动。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展览会暨第四届中国玉文化展销会吸引了国内外260家单位参展,总成交额超过3亿元。为期一个月的敦煌行节会,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98.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07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3.7%和25.6%;节会期间共签约旅游项目248个,签约金额1113.1亿元,实现了聚人气、展商机、促增长的目的。

  5

  丝绸之路大景区规划纲要出台

  全省大景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省旅游局在赴全国15个省区市考察学习40个知名大景区建设成功经验,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下发了《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大景区建设上升为全省经济建设总体布局。规划提出将分步建设百里黄河风情线—锦绣丝路园、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崆峒山、嘉峪关、麦积山、张掖丹霞、黄河三峡、敦煌阳关—玉门关、大云寺—王母宫、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松鸣岩—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马踏飞燕、紫金花城—神秘骊、黄河石林、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红色南梁、官鹅沟、渭河源、冶力关、兴隆山等20个大景区。目前,20个大景区建设性规划的编制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批围绕大景区建设的重点项目陆续实施,敦煌“龙兴天下”、永昌骊古城景区、华夏文明甘肃文化产业园、兰州仁寿山黄河楼、嘉峪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方特欢乐世界等投资20亿元以上的旅游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2014年全省大景区在建旅游项目146个,总投资844.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7.1亿元;其中,新开工大景区项目61个,总投资135.3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3.6亿元。

  6

  “美丽中国·甘港澳旅游交流合作活动”成功举办

  三地旅游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4年9月22日,由国家旅游局、甘肃省旅游局、香港旅游事务署和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联合主办的“美丽中国—丝绸之路宣传推广暨甘港澳旅游交流合作活动”在兰州举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甘肃省政府副省长李荣灿出席活动并致辞,香港立法会议员姚思荣、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局长文绮华,以及来自三地的旅行商、媒体参加了当天举办的旅游交流活动。甘肃省旅游局分别与澳门旅游局、香港旅游业议会签署旅游合作备忘录和旅游合作协议,甘、港、澳三地在市场互动、业内交流、监督协作方面展开合作,相互支持对方举办的重大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积极推进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关建设,建立有效交流机制,鼓励和支持旅行社客源互送、信息共享。甘肃、香港、澳门的12家旅行商还签署了客源互送协议。参加活动的香港、澳门旅行商、媒体代表赴嘉峪关、敦煌市踩线考察,敦煌市旅游局为港澳地区旅游商举办专题推介会,宣传推介了敦煌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国内外一流的旅游产品。活动进一步加大了甘肃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在港澳地区的宣传推广力度,深化了甘肃与港澳的旅游交流合作。

  7

  甘肃旅游迎来高铁时代

  旅游交通实现跨越发展

  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通车,丝绸之路旅游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兰新高铁横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全长1776公里,其中甘肃境内近800公里,途经兰州、张掖、酒泉、嘉峪关等丝绸之路主要旅游城市。兰新高铁的开通,必将为丝绸之路的伟大复兴和甘肃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新开行的“敦煌号”品牌旅游列车,已经成为游客从兰州至敦煌旅游首选的高品质旅游列车。

  2014年,甘肃航空运力大幅增加,旅游部门加强与东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调开通了兰州至台北、新加坡的固定航线和韩国首尔、泰国曼谷、阿联酋迪拜、格鲁吉亚第比利斯、日本大阪的国际包机航线,开通了敦煌—金昌—兰州、敦煌—张掖—兰州、兰州—郑州—温州的“绚丽甘肃”号航班,开通了武汉—银川—敦煌往返航班、天水—天津—大连往返航班、天水—西安—重庆航班。公路、水路交通建设也成为旅游发展的“倍增器”,建成高速公路300多公里以上,其中瓜州至敦煌、成县至武都、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已于12月建成通车。兰州市开通了沿黄河风情旅游线运行的水上观光。

  8

  举办高规格全省旅游发展培训班

  破解旅游发展难题从“一把手”开始

  2014年12月1日,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兰州举办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培训班。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就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作了解读,并提出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全省旅游产业总量小、发展不均衡、重点景区接待能力不强、旅游季节性过强、旅游消费不合理、市场开发水平低、品牌建设能力低等发展难题,抓好旅游业改革发展,推进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刘锋、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国银分别从旅游业发展趋势、甘肃如何抢抓机遇、黄山的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作专题辅导,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正高级工程师陶雪松作《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解读。各市州政府及主要县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联络员,重点旅游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市州旅游局长、重点旅游景区、旅游企业、旅游院校负责人等300多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对于在市州、县区“一把手”层面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明确任务,形成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9

  丝绸之路成功申遗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等级进一步提升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5处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省继1987年敦煌莫高窟和万里长城—嘉峪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时隔27年再度新增世界文化遗产。至此,我省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总数增至7处,跃居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前列。

  此次我省5处文化遗产申遗成功,进一步增加了甘肃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资源宝库的含金量,显著提升了甘肃旅游的文化品位。申遗成功后,麦积山、炳灵寺、玉门关、锁阳城迅速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的热点景区,接待游客量大幅提升,同时还带动周边地区旅游全面升温。今后,甘肃省还将充分借助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品牌,深度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将我省各世界文化遗产点以新理念和新模式打造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文化旅游胜地。

  10

  游客满意度调查首次开展

  全省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2014年7月至8月,甘肃首次开展了全省游客满意度调查工作,此次调查委托第三方在全省14个市(州)各选取1个具有知名景区且游客量较大的县(区、市),采用随机访问游客、与游客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调查内容涉及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景区(点)、旅行社、导游服务以及游客的重游意愿等情况。这次调查以旅客评价为主体,及时发现了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有针对性地优化旅游环境。

  我省旅游系统认真贯彻《旅游法》,在全国率先发起建立了由省级政府层面建立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设立甘肃省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办公室,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开展了旅游市场综合整治,规范了执行新版旅游合同,强化了旅游诚信建设,简化了导游证发放及星级饭店和景区评定的工作程序。

  5月18日,在第四个“5·19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省旅游局、省文明办、兰州市政府在兰州联合举行了“绚丽甘肃,文明出游”暨“甘肃省文明旅游素质提升行动”启动仪式。开展了以倡导文明旅游、劝导不文明行为,倡导保护环境、劝导丑恶陋习为内容的“双倡双劝”活动,组织开展了“行万里路、做文明人”万人签字等活动。

(责任编辑:Ecooz)

栏目列表

最新新闻

更多>>

产业产经

更多>>

科技要闻

更多>>

消费信息

更多>>

关于我们 | 人文地理 | 江西百科 | 江西论坛 | 网站地图
地址: 邮箱:news@aijx.org
Copyright©2009 aijx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江西财经网